目的地搜索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正文
重引领 建机制 强阵地 马克思主义学院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科研能力
2019-03-04 09:52  

提到所有大学生都要上的课,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每名学生的必修课,对于学生“三观”的树立与成长成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教学,充分发挥名师示范作用,开展丰富的教研活动,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增强思政课课堂效果与育人成效,将每名学生必须学的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

学院高度重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进教材 进课堂 进头脑”工作。党的十九大召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立即组织教师研讨党的十九大精神并有机融入教学体系。2018年寒假期间,按照市教育工委统一部署,学院教师主持编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指导方案》工作,并组织了对天津市教师全员培训。“这项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时间紧、要求高。”编写组负责人李朝阳教授介绍道:“大家牺牲了假期陪伴家人的时间,虽然很辛苦,但觉得有价值。”从成立领导小组、开展研讨,到编写内容、封闭统稿,经过整整一个寒假的奋战,编写组高质量完成了工作。这一方面得益于成员们的辛勤付出,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的扎实基础。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后,及时讨论如何将大会精神融入概论课教学;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年大会后,马上研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如何有机融入“改革开放”教学专题等等。

在不断的研讨与实践中,“三进”工作得到进一步推动发展,也使得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能力有了较大提升。学院开设的“中国自信”系列选修课提升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成效,《中国教育报》为此刊文《天津师大“中国自信”思政选修课获誉“金课”》。2018年,学校获评天津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名师示范课”8个,为天津市高校数量最多。

马克思主义学院从思政课教师日常教学科研抓起。要求新入职教师全员培训,尽快掌握教学规律;积极开展教学观摩、教学展示、教学比赛,选派教师参加各种相关会议、培训;加强教学督导。近年来,每学期督导约20名左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注意引导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探讨教学规律。近十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省部级教学研究课题38项。

在马克思主义学院,集体备课是老师们的“必修课”。学院规定每两个星期要集体备课一次,在2019年1月,学院还开展了教研活动周,在一个星期的时间内,集中安排各种形式的集体备课。在备课中,老师们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共同精心备课、精选专题,做到有的放矢,讲求实效,不走过场。备学情,了解学生思想困惑,备教学难重点,研讨教学设计,开展教学经验交流等。

每次集体备课,教研室中都热火朝天,充分发挥集体优势与团队力量,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成长,为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质量和课堂水平打下扎实基础。李思聪副教授加入师大思政课教师队伍不久,对他来说,每一次集体备课都是向同行学习的宝贵机会:“通过和大家一起学习,我感觉我的教学水平提升了很多,学生们也更喜欢上我的课了。每一名同事可以说都是我的老师,在他们的课中我学到了很多经验和技巧,在他们身上我也感受到了许多优秀的品质。”除学院老师外,有时集体备课还会邀请学生代表参加,教师们面对面倾听学生真实的声音,根据学生意见修改完善课程设计与教学过程,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2018年11月,中央政治局委员、组织部部长陈希同志观摩了“中国自信”课程组集体备课,给予好评和指导。

学院注重教学名师示范引领,发挥天津市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杨仁忠工作室”“李朝阳工作室”的“传帮带”作用。作为天津市首批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李朝阳教授关心关怀青年教师成长。他发现,入职几年后的青年教师在教学中有了一定积累,也有了一定困惑,对培训提升的要求迫切。于是,他组织了天津市第一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训练营,按照“听—写—讲—评—展”的模式,着力提升教学能力。目前,来自天津市9所学校的11名教师入营,我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3名青年教师全部在训练营接受指导。

两年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名师讲堂暨教学观摩活动,邀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校全国名师授课30节,不仅吸引本校教师参加,全国100多所高校2000多名教师慕名而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邀请多位名师讲授教学观摩课,开阔了教师视野。

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带领全体思政课教师队伍、党员师生,进一步聚焦学校的事业发展目标,凝心聚气,打造与“新时代”同频共振的师大精品思政课,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培养与“中国梦”同心同力的师大思政学子,努力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天津师范大学 |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 邮政编码:300387 | 电话:022-23766056 | 管理员:孙志喜